菜单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来源:
时间: 2018-10-01


早上9:30,这里已经人山人海。这是哪里呢?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这里就是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

听说六•一艺术团在这藏了个宝藏,到底是什么呢?来,让我们的六·一徽章特使带大家在展厅里一探究竟吧!

首先,一进到展厅,我们就看到了各大出版社齐头亮相。随便走走转转,国内知名的大型出版公司,就不断在眼前切换。

今天虽然星期三,但是到处都是人头攒动;虽然地处远离城市中心的顺义,也丝毫不影响奔赴这里的人们的热情。而且小朋友随处可见,平均3秒就能抓到一只。看来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文化素质的培养。


看看是什么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原来是一个光影剧场,来这里参展的可不只有图书出版社哦。还是这种传播文化的影剧场。但是这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剧场,技术虽然高级,可小朋友难道不渴望自己上台去表演一下吗?

小朋友看动画片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长期看电视的话,大脑信息过载,但是只是听声音,又会产生运转不足,所以绘本阅读和儿童剧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如果是孩子们自己上台去表演,我们试想一下,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他会对故事有更直接立体的理解,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到丰富的人生。

今天还有许多大咖跟我们六·一艺术团一起出现在这次展览,有曹文轩、刘慈欣、刘震云、余华等名师名家言传身教。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我们相信很快,出席在这个圆桌会议上的,都是世界各国使用我们戏剧教材的小朋友们。大家一起用戏剧、故事实现心灵的沟通。

余华先生讲座的主题是“故事沟通世界”。他说,只有将主题放眼于世界,这样的格局和视野下的创作才值得更多人阅读,才会有更多人阅读。而用故事与世界沟通的,不仅有文学,更有戏剧。
刘震云先生作为书展形象大使,邀请福建龙岩的五年级山村孩子来参观书展。

这次展览中的儿童读物,涵盖各种年龄段,各种主题与样式,小朋友们来的话一定能痛痛快快看个够!


但是!重点来了!别忘了到W2馆-F05展位,那里有什么呢?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找到了,在这里!我们的棒棒糖徽章就插在了这个出版社。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到了这个地方,走进来,发现了什么?我们的书在这里,有没有自豪感!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怎么看都是美美的,合个影吧~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团长妈妈有没有很高兴呢?

关于这套儿童戏剧表演教材,提问教材编写参与者邹坦老师:

1、以何“征服”孩子?


首先,既然是儿童教材,一定是要考虑孩童成长特点的,不能“拔苗助长”。

我们团一直做的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年龄段的划分很细致,幼A班是4-5岁,幼B班是5-7岁,少儿一级是7-11岁……学龄前和学龄后的儿童,接触的社会环境本身就不一样了,心理也在发生变化。

第二,从内容上,里面包含了朗诵表演+戏剧游戏+戏剧小品+剧目,是很丰富并且张弛有度的,兼具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在进行艺术培养的同时,让孩子有机会主动发现自己内心的支点——“原来我能成为这样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种充满满足感的自信是灌输式教育无法给予的。

绝不能不顾孩童成长,将高校的教学内容简化,按照大学表导演的教学模式罩在孩子身上,那是不科学的。你见过十几个孩子因为在10秒钟内绞尽脑汁、最后成功集体创作出一个“作品”而快乐的大笑吗?那是令大人感动的大笑。有一组少儿班的孩子,用芭蕾技巧来诠释被风卷起的绿叶,太美了;静物模仿,地上躺着几根“斑马线”,特别逗。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想出的“好主意”展示给你看。

第三,剧目几乎原创,内容是富有幽默感、趣味性的,一排剧目,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扑”向舞台。初级班题材都跟孩子的生活相关,一般以“拟人”的动植物为主,有意思,孩子很愿意体验,让生活中见过的事物活起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中高级班的时候再介入追究深刻人文思想的作品,要考虑不同阶段孩童的理解力,依据其既有的生活经验做课程。


2、以何“征服”社会?


这些内容不是随便摆在上面的,经过了很多轮推敲,每个月都是夏晖老师组织、由中国儿艺的前辈朱秋萍老师带领老师们进行排演、批课,大家互相学习。这两位老师从建团开始就在团里授课了,这套教材是经过十年累积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包括现在,教材出版了,但集体培训还是照常进行,要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且推陈出新,团长这会儿正在南半球学习。而且我们老师们也都会去合作学校授课,像人大附小、方家胡同小学、一师附小、灯市口小学、半步桥小学、五一小学等等,都有我们带着的学生,也应邀到国际小学指导剧目排演,所以这些教孩子的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因此,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向很明确,接地气,大家拿去就能用!特别适合小学、幼儿园这些具有儿童教学经验的老师。我想清华大学出版社愿意出版这套教材,也是看到它的可取之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里面的剧本,之所以是“适合教学”的剧本,是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强化了每个角色尽可能充分地展现自我,这样参演的孩子能多一点学习机会。毕竟是教学为主,而不是商业演出,要有可看性,也要考虑儿童教学目的。剧本上留了很多活口,实践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人数进行编排。再有就是,20多块钱一本,并不贵啊!一杯咖啡钱,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3、接下来团里有何规划?


戏剧教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像深圳的中学面向社会招聘戏剧老师,我们上戏导演戏的一位校友成功入职了,知道要出版的时候,也已经有不少京内外朋友咨询,是否有相应的师资培训,基本都是科班出身,还有从海外学习回来的,但都苦于一件事——如何上课,用什么上课,带孩子容易,懂孩子的心很难。团里跟合作学校一直有专家讲座的项目,选派老师去为学校老师讲解如何进行儿童剧编排。基于上述,我们并不希望大家拿到教材后只是照搬而不得法,找不到想象力开启的钥匙,就像有的给孩子读绘本一样,通常是照着字读,所以相应的师资培训也将提上日程,为大家服务到底!

4、编写和实践中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


家长。我们不想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做这件事情,社会上这样的机构和行为已经太多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大人的愿望是两件事,从出生起,孩子就应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成为“爸爸妈妈希望的样子”。那些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与老师并肩努力的家长,孩子一定收获很多。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在上戏剧课的时候有多快乐吧

<点击查看视频>

(来自亚运村校区少儿1班的小朋友们)


小演员班三级班的学姐吴涵钰小朋友也去看了展览,特意找到了我们的书,还自豪地合影留念~在即将开播的《开学第一课》中,全国的小朋友都会在电视机前看到小吴学姐等38个六·一艺术团的小朋友的身影。

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一艺术团现身BIBF

刘震云先生在讲座中对孩子们说到,语言和文字不只有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也不只有一种。

我们这一生,不只用一种身份、一个角色使用语言,与世界沟通,这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戏剧教育的意义所在。我们的孩子身在北京,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还有什么理由不扎实使用呢?




Copyright © 2013 北京中视飞扬六点一文化艺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